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

2018/5/28 上課總結


2018/5/28 上課總結

I.        前行緣念
A.      新學員介紹
II.      讚頌分享
A.      生命協奏曲
B.      慈心二十年
C.      福智法人事業兼顧學員的身心靈
1.      慈心:里仁、廣福、護生、淨塑、敬老
2.      文教:讀經、營隊、大專、青少年
3.      淨智:廣論班學制
D.     班長:面對流言,歡迎大家留在團體看看福智的所言所行
E.      影片網址 => 點我 (內有歌詞)
III.    廣論研討
A.      解說科判內容
B.      原文P15L7
如何講聽二種殊勝相應法中分三:一聽聞軌理,二講說軌理,三於完結時共作軌理。初中分三:一思惟聞法所有勝利,二於法法師發起承事,三正聽軌理。 今初
聽聞集云﹕「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又云﹕「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內,縱然有眾色,具眼亦莫見。如是於此中,生人雖具慧,然未聽聞時,不知善惡法。如具眼有燈,則能見諸色,如是由聽聞,能知善惡法。」本生論亦云﹕「若由聞法發信意,成妙歡喜獲堅住,啟發智慧無愚癡,用自肉買亦應理。聞除癡暗為明燈,盜等難攜最勝財,是摧愚怨器開示,方便教授最勝友。雖貧不變是愛親,無所損害愁病藥,摧大罪軍最勝軍,亦是譽德最勝藏,遇諸善士為勝禮,於大眾中智者愛。」又云﹕「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於其所說諸聞勝利,應當決心發起勝解。
C.      有關「如何講聽二種殊勝相應法中能知善惡法。」的名詞解釋,請參考2018/5/14課程複習的附件
D.     內文重點一
1.      所謂「諸法」可以指的是佛法,也可以是世間的各種現象與道理,師父的解釋是「得到真正的正見,了解這個法的特質」
2.      佛法所講的法,它有一個目標,如果說不能跟那個目標相應都是戲論
3.      魔跟佛的差別,佛是把我們從生死輪迴當中救出來的,魔不是專門把你拖下去的
4.      如果沒有對佛法有真正的了解,對我們眼前極大部分的事情,知道得越多,倒是知見稠林,煩惱叢生,不如不知
5.      「由聞知諸法」 => 聽聞佛法得到正見,告訴你迷悟的關鍵,哪一個是對,曉得內外的差別。你曉得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以至取捨等等,能夠分別得清清楚楚。而主要的這個取捨,歸根結柢是在我們內心上面
6.      「由聞遮諸惡」 => 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輾轉不斷,佛法教我們應取,取、棄之間,把有害的去掉
7.      「由聞斷無義」 => 斷除掉散亂放逸,斷除無記性(四家合註的解釋),得「定」
8.      「由聞得涅槃」 => 離苦得樂
E.      內文重點二
1.      「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內,縱然有眾色,具眼亦莫見。如是於此中,生人雖具慧,然未聽聞時,不知善惡法」 => 生為人,具有世間智慧,如果沒有藉由聽聞,就無法得到正法的內涵,分不清善與惡。比喻如果沒有覺者來指導我們的話,雖然我們有這雙眼睛,真正的事情完全看不見,在無明長夜當中
2.      「色」 => 可以指顏色、形體,也可以指各種事物的原本的樣貌
3.      修行了半天,煩惱在減少,還是煩惱在增長?假定說煩惱在增長的話,怎麼做都是錯的
4.      佛法的特質我們要把握得住,這一點一定要靠什麼?靠聽聞
F.       內文重點二
1.      「由聞法發信意」 => 聽聞了以後,能夠啟發這樣的一個意樂,意樂就是心裡的這種狀態─信
2.      《四家合註》裡哈爾瓦·嘉木樣洛周仁波切的解釋:
a.      第一種說法
1.      對所希求事的體性升起的無有夠染的確信為澄淨信 => 相信這是善的
2.      對於成辦所希求事的方法升起的確信為信解信 => 相信追求的發法可以成功
3.      確定所希求事的本質正確,並且可以獲得,而升起的欲求為欲求信 =>基於前兩者,因此非常想追求
b.      第二種說法
1.      對了之知所信對境的功德升起的勝解為澄淨信 => 知道佛法、善知識的功德
2.      對業果及三寶的信解為信解信 => 信業果與三寶
3.      希求自己心中能升起所信對境的功德為欲求信 => 對善法與善知識升起希求心
3.      「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
a.      「實」包含了一切事理;「德」,是指佛法僧三寶的功德;「能」,是對三寶所具有的德能起了希求的心,我們稱為「善法欲」。
b.      「忍」,就是「勝解」,是信的因;愛樂(樂)與希求心(欲)。
4.      「用自肉買亦應理」 => 付出什麼代價都是值得的
5.      廚房與吃飯的比喻 => 佛法是淨化身心,遇見什麼事情,曉得哪個是對、哪個是錯;什麼該取、什麼是捨。心裡完全了解煩惱相與妄分別,然後不該做的不做,該做的做,安忍在這個相應的上頭,一心地向上,心裡面絕不動搖
G.     內文重點三 《本生論》說聽聞的十個好處
1.      聞除癡暗為明燈 => 除癡暗
2.      盜等難攜最勝財 => 搶不走
3.      是摧愚怨器開示 => 讓你成為能學佛法的人
4.      方便教授最勝友 => 最殊勝的友伴
5.      雖貧不變是愛親 => 貧窮也不會離棄的至親
6.      無所損害愁病藥 => 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良藥
7.      摧大罪軍最勝軍 => 對治煩惱大軍的力量
8.      亦是譽德最勝藏 => 美好的聲譽、今世後世的圓滿富樂、隨時都能取用的寶藏
9.      遇諸善士為勝禮 => 對善知識最好的供養
10.  於大眾中智者愛 => 眾多僧伽大眾鍾,凡是飽學嘉言的智者都會恭敬
H.     班長補充禮拜佛菩薩的功德
1.      宗喀巴大師 => 格魯派創始祖師宗喀巴大師,在西藏的澳卡地區,更曾在一次閉關中作三百五十萬拜,以致石地上被大師的身體磨出了一個人型的凹痕,至今可見。
2.      聖嚴法師與觀世音菩薩的故事
a.      佛法本來是淨化你身心的,遇見什麼事情的話,你曉得哪個是對、哪個是錯;什麼是該取、什麼是捨。心裡很清楚,剛才這個東西─煩惱相,然後這是妄分別,你能夠把這個東西了解得清清楚楚。然後呢把不該做的不做,該做的做,安忍在這個相應的上頭,一心地向上,心裡面絕不動搖
b.      資料來源 => 法鼓山
c.       居然還有卡通 => 點我
IV.    分組討論
A.      如何用佛法或其他方法淨化內心,試分享個人經驗
B.      什麼是「法喜」?用什麼來對治煩惱效果最佳?試分享個人經驗
V.      學員分享
A.      第一組:經營事業為免洗塑膠湯匙與保麗龍合之創始者,後因認知到全球暖化與環境污染的過患,發心要在餘生提昇心靈、造集善業、學習善法
B.      第二組:從土豆二移到土豆三,從土豆三又移到土豆四,希望這次能夠順利圓滿。
C.      第三組:藉由持誦《懺悔三昧》,煩惱很快就忘掉
VI.    結行回向
A.      供花、一起唱頌《供曼達》
B.      第一次帶領學員回向往生與病業障者
1.      祈願往生者能往生善趣,得暇滿身,得師長攝受,生生璔上,成就無上菩提
2.      祈願病業障者能病障業障悉消除,身心早日得安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19/2/11 課程總結

I.         廣論研討一 A.       範圍: P41L8 至 P43L2 海者是繁多辭。」 B.       本文 1.       略說修習軌理分二:一、正明修法,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別。初中分二:一、正修時應如何,二、未修中間應如何。初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