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

2018/7/30 課程總結


20180730 課程總結

I.        前行意樂提升
A.      農曆七月要到了,而農曆七月就是華人一個民俗,也可以稱為吉祥月
B.      我們今天上課的內容,會呼應到這個部分
C.      學佛不管是說法或聞法,都有很殊勝的地方,聞法的殊勝我們在前面幾堂課都有講到,各位也可以再串習一下,今天會談到說法的殊勝
II.      讚頌分享
A.      《思念》
1.      歌詞 => 連結
2.      影片 => 連結
B.      《凝眸》
1.      歌詞 => 連結
2.      影片 => 請到雲端下載
C.      《文殊菩薩祈求頌》
1.      歌詞 => 連結
2.      影片 => 連結
D.     班長回饋
1.      這些讚頌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2.      有些人對特定的讚頌就有特別的反應
3.      上次有位學弟建築師講,那天他教唱《傑仁波切》,是讚揚宗大師的一首讚頌,他很奇怪,聽到這首讚頌的前奏就開始掉眼淚,非常非常地印證自己當時的心境
4.      我們的心本來都是清靜都是真如的,但是因為隨著社會成長的歷練,曾幾何時我們的心不太容易柔軟,因為你要面對那麼多的困難,所以越來越堅硬。事實上我們人有很大一部份是需要這種柔軟的情感,甚至要激發自己的慈悲心
5.      透過讚頌的唱誦或聽聞,我想那就是有法意在裡面,特別像剛剛這首《文殊菩薩祈求頌》,因為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主要的代表是智慧,所以當你遇到覺得自己很困惑,你想要如理如法抉擇的時候,其實透過讚頌透過祈求,或許就會給你一些靈感
6.      那也有人對觀世音菩薩特別有感應,所以我們也有觀世音菩薩的略頌、中頌、長頌。那特別去讀經,有人習慣誦《普門品》,很多時候就讓你的心境能夠沈澱下來,不再被世間這些紛紛擾擾的迷霧困擾
7.      講過一個真實的案例,有個親戚因為生命的綽折,罹患了躁鬱症,躁鬱症當然一邊要看醫生,另一邊是很難很難安定心下來,那我們透過各種方法,有時候帶他去禮佛去祈求,後來竟然發現只要他讀誦《普門品》,就能夠靜下來。那就鼓勵他早中晚特別都去誦,都去祈求,這樣日復一日,竟然就這樣不藥而癒,病情就非常穩定了
III.    澈見影片欣賞 -- 正法苗芽在竹科
A.      影片網址 => 連結
B.      故事大綱 => 附件P4
C.      影片重點
1.      故事背景
a.      竹科的員工很多,學廣論的就很少,想迎請師父到園區弘法
b.      覺得給師父的排場應該要很大,所以借用了很大的場地
c.       邀請相關人士,張貼海報
2.      演講當天
a.      在並不圓滿的環境,師父一直說「好極了」
b.      當天只有很少人來
c.       師兄詢問是否要延後開始,師父說「這種場面我見多了,你們還是準時開始吧」
d.      學員期待師父開示馬上能讓聽者離苦得樂的大法,但師父用介紹書籍來開頭,學員感到不解
e.      師父是用淺顯的比喻在介紹廣論內涵
3.      事後
a.      承辦的師兄對師父感到歉意
b.      師父還是說好極了
c.       如俊法師闡釋師父在對境當下的身語意修持
4.      五年後
a.      師父再次到園區演講,一樣的演講主題,這次滿滿是人
b.      有許多學員參與擔任義工
c.       對企業老闆的關懷,衍生後來企業營的成功
5.      師父的法意
a.      科技人內心的苦
b.      師父與企業人士談論老病死的問題
c.       彷彿把壓箱寶都拿出來,關懷這些初次見面的人
d.      常敗將軍的開示
D.     分享兩段本文
1.      廣論本文
a.      P20
b.      附件P12
2.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醫精誠》
a.      附件P5
E.      班長回饋
1.      大家覺得竹科的工程師,待遇高又從事專業工作
2.      跟同學聊起來,在竹科工作長時間穿著防塵衣,有時候因為穿脫不方便就需要憋尿,長久以來就影響健康,年度健康檢查就多了紅字
IV.    廣論研討(一)
A.      複習
1.      科判第一頁開始到講說軌理
B.      本週進度
1.      P20LL3P21L8起大敬重。」
a.      說法者的動機
b.      20種說法功德 => 附件P10
C.      師父開示
1.      2册手抄P130L1P132L7
2.      12B 07:12-12B 11:14
3.      說法的軌理,在大乘教法當中有兩種方式:有一種是隨分隨力地講;另一種等到你圓滿證得地講。佛陀這個是兩者是同時並行,雙管齊下的
4.      講法的究竟目標,是幫助別人。那學的時候也講,就有兩個理由:一個,所謂對自己學來說,叫教學相長,你教別人,往往自己得到的好處比聽的人更多。第二個,我們要修學的是大乘圓滿佛道,所以隨分隨力相宜的狀態當中多多少少講一點,因地當中也種下這個因
5.      始終記住,佛法這個東西是淨化自己的,而不是拿那個高的標準去衡量別人,那又完全錯了。
6.      這個說法的殊勝利益非常大,但是如果說為了利養恭敬、名聞等等的話,這種染污這叫不淨說法,這個事情做不得
D.     如來十號為:「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E.      研討題目:「說法者,如果不顧慮名聞利養恭敬榮譽等雜染情事,勝利極大。」您認同嗎?此段理路對我們有何幫助?
V.      學員分享
A.      第一組
1.      人跟人相處,想在他身上得到任何東西的話,就會很
2.      如果是從利他的出發點的話,我覺得良心就會很安定,跟人家在一起處事阿,就會覺得很平靜
3.      覺得這個說法是對的
B.      第二組
1.      最近感冒還沒有完全好,所以今天寫上去了
2.      每次來廣論研討我都很開心,我都抱著期待
3.      其實來的時候心情是不太好,因為才剛辭退了一個員工,講完就交給兒子處理
4.      其實大家相處已經超過十年了
5.      過程中反反覆覆跟對方講,某一些相處的事情
6.      信任基於回報 vs 回報基於信任
7.      信任包括個人的成就,還有所得
8.      往往同理心很難,站在別人的立場要考量其實很難,需要相當相當的訓練跟修持
9.      學廣論之前,太太常說脾氣要改一改,常常都是立即的反應,就少了幾秒鐘的思考,造成很大的遺憾
10.  現在就要學會靜下心來
11.  從外面進來坐,從前行儀軌到誦持經文,這整個完全無形之中,也講不出來,無形之中的沈澱、無形之中的感動
12.  結果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好像越來越慈眉善目、和藹可親
C.      第三組
1.      人的心裡有這些顧忌的話,我覺得就像人家說的,有心栽花花不開,這是一個比較利己的心態,對自己都沒有什麼好處
2.      不如就像無心插柳柳成蔭
D.     班長回饋
1.      如同上師說的,不要把自己的鞋子拿給人家穿
2.      自己覺得舒適,可是別人未必
3.      如果用這個角度去看說法者,或者社會上一些媒體上的善知識,去評斷人家的供養、人家的恭敬、人家的功德,就會產生很多似是而非的講法
4.      拜訪客戶或接待客人的時候,如果沒有預設立場想要談成什麼事情,那你再應對進退、說道理說明的時候,心裡是很自在的,這個差別很大
5.      當我們想著的都是利益對方,提供有用的訊息,就已經進到自己最大最大的誠意。至於對方要如何因應,要不要有生意往來,都不是我們的問題了。
6.      通常我們感覺得到,你善意出去,就像師兄分享,他用善意化解跟員工之間的衝突,員工也善意回饋給他,多數的人一定是這樣。如果遇到這些不順的,你也就視為平常心,剛好大家的業力因緣沒有那麼契合,不要去打斷了自己那種誠心,打斷了自己安立無欲則剛的心,在工作與生活上會到很大的幫助
VI.    供花
A.      歌詞 & 音檔 => 連結
B.      影片網址 => 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19/2/11 課程總結

I.         廣論研討一 A.       範圍: P41L8 至 P43L2 海者是繁多辭。」 B.       本文 1.       略說修習軌理分二:一、正明修法,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別。初中分二:一、正修時應如何,二、未修中間應如何。初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