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4 上課重點整理
I.
前行意樂提升
A.
大家每天辛苦趕過來,請幹部與學員一切以安全為重,不要趕時間
II.
讚頌時光:《紫羅蘭》
A.
真如老師做的第一首讚頌
B.
「紫羅蘭花開遍大地」喻示著眾生的福報因緣成熟了,所以聽到了師父木魚的聲音,然後聽到他的說法聲音
C.
「袈裟飄舉臨風佇立」
D.
強調對師長的皈依
III.
慈心影片欣賞 -- 《 荷鋤調出萬籟音 》
B.
前行
1.
在福智當義工很幸福,可以參與很多殊勝的事
2.
里仁的桑椹果凍就是來自於果林農場
C.
內容大綱 => 請參考附件說明
1.
原本的動機 => 找回童年記憶
2.
建立生態系
3.
對「益蟲」與「害蟲」的定義
4.
福智義工的影響
a.
協助農事
b.
技術支援
c.
產品通路
d.
同行善友
5.
學廣論的影響
a.
認識師長
b.
建立宗旨
c.
發下宏願
D.
總結
1.
有機不殺的農業能否推行,無法獨善其身
a.
需要有同行
b.
需要有宗旨方向
c.
需要大環境的配合
d.
需要消費選擇的支持,買一把成佛的菜
2.
學廣論最寶貴就是思維抉擇 – 想想「如果師父在,會怎麼做」
3.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IV.
廣論研討(一)
A.
先前進度複習
1.
P15「如何講聽二種殊勝相應法…於其所說諸聞勝利,應當決心發起勝解」
2.
宗大師先後引述三本經典:《聽聞集》《本生論》《瑜珈失地論》
3.
聽聞的十種功德
B.
本週進度
1.
P16L3至L6即是思惟聽聞勝利。」
2.
原文:復次應如菩薩地說,須以五想聽聞正法。謂佛出世極罕難遇,其法亦然,由稀貴故,作珍寶想。時時增長俱生慧故,作眼目想。由其所授智慧眼目能見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故,作光明想。於究竟時能與涅槃菩提果故,作大勝利想。現在亦能得彼二之因,止觀樂故,作無罪想。作是思惟,即是思惟聽聞勝利。
3.
五想:珍寶想、眼目想、光明想、大勝利想、無罪想
4.
名詞解釋 => 請參考附件說明
C.
聆聽師父開示
1.
2册手抄P32LL2(009B
0:25:19)至P38LL1(010A 0:03:29)
2.
師父常常著急得要命,看到大家空下來沒什麼事情說閒話,心裡面真是代大家覺得可惜呀!師父希望一天有九十六小時,整個地看書還嫌少。無價的暇滿人身就這麼浪費掉了,說閒話還造罪。這種好書好好地去看,對我們絕對有好處
3.
五想:聽聞佛法之前哪,你先準備自己,使得心理上面有這個認識
4.
佛出世不容易,非常難得!單單一個佛沒有用哦,還要這麼多菩薩弟子每一個人都是經過這樣地修習。那個時候,自他圓滿的時候,那個時候佛才應世出現
5.
佛固然難,實際上法比佛更難,佛說:「我說的法只是爪上那麼一點點,我沒有說的法地上那麼多。」時間又長,又這麼地難得,它更重要的,因為它能夠真正解決問題,所以珍貴極了!
6.
俱生慧是與生俱來的,就是宿生的福智資糧所集聚的。宿生有福智資糧智慧,遇見善知識而聽聞,然後這一生增長。宿生的智慧能夠增長,都要靠這一生聽聞佛法
D.
課題討論:聽聞到佛法很稀有嗎?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您覺得呢?
V.
學員討論與分享
A.
第一組李董:
1.
上廣論課會看到宗大師引用很多經典,那些經典都沒看過,然後註釋裡面又有更多的經典,深感自己的不足
2.
愛因斯坦説「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集眾人之智慧者多,屬我個人逞能者少。」
3.
因此發心利用時間,盡可能多研閱經典提昇自己
B.
第二組:(請第二組幹部補充)
C.
第三組:
1.
縉鴻:現代的資訊發達,要接觸與佛法相關的資料,可是要真正瞭解內涵不容易
2.
振順:一直都有斷斷續續接觸佛法,也在尋尋覓覓,到現在也保持著某種叛逆的狀態。但至少瞭解佛法可以清除我們心靈上的灰塵,減少我們的煩惱
3.
沐容:同意縉鴻說的,現在資訊發達,要接觸到相關訊息很容易,但要接近正法很困難。自己也是很早就接觸佛法,斷斷續續有在學習,也會因為工作其他事情被影響,原則上我們都在做自己該做的事,希望這次可以學習順利
4.
云程:覺得佛典的文字很困難,自己也不是所有的想法都照單全收,如果是自己能瞭解又做得到的部分會,其餘的部分就當成一種新學習
5.
莉如:覺得廣論有很多文字很困難,希望能夠好好學習
6.
筑安:
a.
從以前就讀過很多經典,每天會做早晚課
b.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這輩子我們已經得到這些寶貴的條件,會想要好好珍惜,好好學習
c.
知道佛法很難得,會起珍寶想;瞭解佛法可以增長智慧,會起眼目想
VI.
廣論研討(二)
A.
聆聽師父開示:2册手抄P39L1至P42L8
B.
重點整理
1.
聽聞可以讓我們瞭解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一個是正知,一個是遍知,那兩個究竟圓滿就是佛陀
2.
佛法在最究竟可以幫助感得涅槃、菩提二種果位
3.
得到這個菩提涅槃,一個是斷德,一個是智德
4.
沒有種下這個因,能得到果嗎?
5.
「正因為凡夫所以才跟你講,那你聖人,我還跟你講什麼!我磕你的頭向你學,你講給我聽啦!」
6.
聽著佛法淨化自己,下這個因,將來才能夠步步上升,感得透脫痛苦的果
7.
止、觀,就是定與慧
8.
戒真正的特質是什麼?調伏,調伏你的煩惱。調伏你的煩惱了,什麼呢?得到清涼。清涼是快樂的,所以叫解脫
VII. 供花
VIII.
回向
A.
願將今天研討廣論的功德,回向朱文慧、莊訓城「往生善趣,修學佛法,共成無上菩提」;也將今日研討廣論的功德回向黃煜訓、江秋雄、黃識頻「業障病障悉消除,身心早日得安康」
B.
總回向
C.
各別回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